本網訊 6月16日下午,華南師範大學文學院于奇智教授做客博雅大講壇,在F101學術報告廳以“築造與栖居的審美智慧”為題,帶領同學們體驗大千世界下的“築造”與“栖居”。西方語言文化學院院長徐楓主持講座。
講座現場
講座伊始,于奇智首先抛出問題:我們如何面對世界?我們如何學習面對我們置身其中的世界?在強調每個人都無法擺脫世界後,于奇智告訴同學們,與其恐懼世界,不如轉而親近世界體驗其美感。哲學家梅洛·龐蒂面對大千世界主張活生生地體驗,他堅信肉身是通往世界的第一道關口。基于龐蒂的這一觀點,于奇智引出“适合的場所”這一概念,并針對其意義和宜居條件作出解析。他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容納“自我”并供自我自由使用的空間,是一個需要精心建築裝飾的空間。此空間的宜居條件據人的大腦的不斷分割組合來選擇、創造,人作為一個有機體,其活生生的體驗、身體感知的首位性、大腦試探邊界并不斷解域,是我們思考審美的一種出發方式。
于奇智作講座演講
于奇智以海德格爾林中漫步的故事為開端,聯系生活實例,并引用了《一個孤獨的散步者的夢》中的第五個夢來為同學們形象地描述了“邊邊法”,即一邊是日常生活,一邊思考重大問題的形式。他以此來總結出人的存在與他人存在的關系可以推己及人。他表示,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并不是很多,但我們的大腦卻能想到很多,因此進一步提出了特殊常具有敞開性、更具有遠見的美用的觀點。
“栖居就是一種逗留。”于奇智從品味咖啡着手展開了對栖居的思考:由享受一杯咖啡來逗留于滿足的感官中走向和平,在和平中持留、逗留、滿足,體現出安甯,而這就意味着自由。他借此指出人的存在基于栖居這一事實。他随機邀請一位同學朗讀了《人,詩意地栖居》這首詩歌,以此來築造出一個可以栖居的空間,這也讓現場師生們親身經曆了如何築造一個充滿詩意的栖居環境的過程,并由此陷入對栖居更為深刻的思索中。
在現場的交流問答環節中,師生們踴躍向于奇智提問,現場互動氣氛熱烈。2020級西方語言文化學院的蔡茵茵表示,雖然自己的專業與講座并不對口,但她卻在于奇智教授的引領下真實地感受到了哲學的魅力。
“我們存在于這個世界上,要為自己構造一個詩意的人生,也要為整個人類創造一個詩意的世界”,徐楓對于奇智的一番演講進行了總結,這個總結也是對所有在場師生的寄望。(記者 林馥夢、方藝凡)